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孔子「仁、義、禮」的觀念


「仁、義、禮」是孔子學說的基本概念,亦是孔子學說最主要的內容。其中「禮」的觀念為學說的起點,由此引出「仁」和「義」的觀念來,而「仁」則是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

「禮」是古代社會行為規範、儀式的總稱(譚承耕,1991)。它的涵義是複雜的。勞思光(1995)認為,「禮」原有廣狹二義。「狹義之禮,即指儀文而言;廣義之禮,則指節度秩序。前者亦即世俗禮生所知之禮,後者為理論意義之禮。」「儀文」是指日常生活禮儀及冠、婚、喪、祭等各種禮節程序,指的是外在形式的東西;而「節度秩序」,則是指政治、社會制度及規範。但也有人提出「禮」的第三個意義,即由儀文和節度秩序的功能而引申出來的禮義和理分的觀念,用現代的語言說,即是制定制度和規範所依據的原則,也是制度和規範所賦予人的具體責任,這些是內在的、無形的、理念上的東西。

在孔子的時代,許多有識之士都重視「禮」的重建,但孔子除重視禮教之外,還對「禮」背後的理據或其成立的根據,進行探究。孔子並不認同當時一般人認為的「天道」即「禮」成立的理據,而提出以道德價值的心性觀念作為「禮之本」,從而引出「義」和「仁」的觀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論語》中,「仁」字有多種用法,涵義亦各不相同。具體而言,「仁」可以是指血緣親情之愛。如「學而篇」中有「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又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可見「孝」、「悌」為「仁」的第一要義。而「孝」、「悌」正是血緣親情的重要內容。「仁」亦用來表示人本有的道德自覺心、同情心。「仁者愛人」,顯示孔子推己及人,將親情之愛推廣到一切的人。「仁」又指具備道德自覺心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品質。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子路篇」);「仁者必有勇」「仁者不憂」(「憲問篇」);以及「恭、寬、信、敏、惠」,「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克己復禮為仁」等,都指出了作為「仁」的人格品質。最後,「仁」還是指一種理想的境界。在個人道德而言,孔子的最高理想莫過於「殺身成仁」;就社會理想而言,理想的境界是「天下歸仁」(「顏淵篇」)。孔子認為,如果人人都能克服私欲,踐履禮制,則普天之下都能到達「仁」的境界。

「義」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不及「仁」、「禮」多。它的涵義,根據勞思光的分析,主要表示「正當」或「合理」(1995)。例如,「為政篇」「見義不為,無勇也。」中的「義」即是「正當」的意思;「顏淵篇」「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中的「義」指道理。而「務民之義」「不仕無義」等則表示「正當責任」或「理分」的意思。總之,「義」一詞主要表示「正當的道理」,或由此而規定於人的「責任」。孔子提出「義」的概念,是要求合理處理人際間的利害關係,在孔子看來,「義」是社會的是非標準,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

孔子思想中「義」、「仁」、「禮」之間的關係密切,而孔子思想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圍繞「仁」而形成的。

關於「仁」和「禮」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例如,孔子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陽貨篇」)表示外在的玉帛互贈,並不是禮的重要內涵。「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強調外在的禮樂制度如無內在的仁作精神基礎,便只是虛文陋規,並無真正的意義或價值。所以,仁才是主要的內容,「禮」只是表現「仁」的一種形式。其二,「仁」與「禮」有裡外相依的密切關係。孔子以「仁」為「禮之本」,表示禮樂制度的意義是根植於人的道德自覺心。但反過來說,道德自覺心的顯發表現,又須倚靠外在的禮樂制度。所以,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以去除自己的私利而依循禮樂制度的規範,才能成就仁。

「仁」與「義」的關係,在《論語》中並沒有明確的論述。但勞思光(1995)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句,推論出「仁」為「義之本」。勞氏認為,從私念則求「利」,從公心則求「義」,「仁」則指公心;又因「義」指「正當性」,而人之所以能求「正當」,是在於人能立公心。所以,他認為,「仁是自覺之境界,義則是此自覺之發用。能立公心者,在實踐中必求正當。此所以『仁』是『義』之基礎,『義』是『仁』之顯現。」

有關「禮」與「義」的關係,《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句中有明確的說明。勞思光認為,這表示「禮依於義而成立;『義』是『禮』的實質,『禮』是『義』的表現。」換言之,即是以「正當性」或「應然之理則」為一切制度、儀文、生活秩序的基礎。孔子認為,人在社會中的義務,其形式的本質就是它們的應該,因為這些義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事。但這種「應該」如何界定,即「正當性」如何建立,仍不能具體說清楚。最終還要探求「禮之本」,以說明義的具體本質,這就是「仁」的觀念。故馮友蘭也說「義的觀念是形式的觀念,仁的觀念就具體多了。」所以,勞思光認為,一切習俗傳統,不是「禮」的真基礎,而要求正當的意識(即道德自覺心)方是「禮」的真基礎。

總括而言,在孔子學說中,「仁」、「義」、「禮」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成為後來儒家思想發展的基礎。這些概念在《論語》中隨使用的地方不同,而有許多不同的涵意。它們之間的關係密切,而「仁」是孔子學說中最核心的內容,「禮」、「義」都以「仁」為基礎,都是「仁」的表現形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