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莊子『言不盡意說』與楊雄『心聲心畫說』


言意關係,即是語言和思維的關係。


語言究竟能不能把人思維過程中的一切內容都充分地表達出來呢?先秦諸子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儒者重視言教,他們認為言是能夠盡意的;道家主張行「不言之教」,認為言不能盡意。其中揚雄的「心聲心畫說」及莊子的「言不盡意說」是這兩個主張的典型說法。

莊子「言不盡意說」主張言不能盡意;揚雄的「心聲心畫說」則認為聖人還是可以做到言盡其意的。莊子說:「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齊物篇》),認為言不能盡意,聖人之意無法言傳,所以用語言文字所寫的聖人之書不能真正體現聖人之意。《天道篇》云:「世之所貴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天道篇》中,輪扁並說齊桓公所讀之書為糟粕。

揚雄則認為「言是心聲﹑書是心畫」,人是可以通過言語來交流思想感情,天下古今的事物可以通過著作得到流傳。他在《法言‧問神》中說:「……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認為言和書是人們思想感情的表現,精神境界的高尚或低劣,必然會在言與書中反映出來,有甚麼樣的思想感情,就有甚麼風格的言和書,通過考察一個人的「言」和「聲」就能分辨出其人道德修養的高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從而區別出君子﹑小人來。

莊子的「言不盡意說」肯定「言貴意」的前提,而所說「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的情況確實存在。揚雄亦承認,要做到言盡意是很困難的,但他認為最終聖人還是能夠純熟地掌握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以表達自己的心意的。《法言‧問神》云:「言不能達其心,書不能達其言,難矣哉!惟聖人得言之解,得書之體。」認為聖人之書是能夠充分體現其意的。

但言始終只是傳意的工具,面對「言不盡意」這一矛盾,莊子提出「得意忘言」的解決方法,認為「言」的目的在「得意」,「言」可以幫助人們「得意」,但它只能起一種暗示﹑象徵作用,在「得意」之後就不能拘泥於「言」了。而揚雄的「心聲心畫說」形象地說明了言語和作品的聯繫,強調要運用語言去充分地表達思維內容,盡量做到最精確的程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