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九流十家的長處




中國學術思想由夏商至西周,漸次由「神」、「帝」與「天」發展到西周末年的輕天重人,至春秋戰國時代,人文主義的思潮更達至頂峰,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春秋時期是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定型期和成熟期,這主要表現在先秦子學的大量湧現及中國哲學基本範疇在這時期大致完成。綜合言之,有九流十家的流派產生。根據司馬談和班固的分析,各派各家的長處簡述如下:

  儒家,在先秦已成顯學,秦漢以後,更成為中國學術的主流。其長處是能以禮規範君臣、父子的行為,區別夫婦兄弟各自的責任;能幫助君主行仁政,教化社會,講道德仁義最為高明(《漢書‧藝文志》)。

  道家,以老聃為始祖,莊周將之發揚光大。司馬談對道家最推崇備至。他在《論六家之要旨》中認為陰陽、儒、法、名、墨五家都有短處,只有道家「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取了它們的長處,而沒有它們的短處。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司馬談認為道家能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並說它「因無執,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並謂:「立俗施事,無所不宜。」算是高度的評價。另外班固在其漢書《藝文志》中指出道家「知秉要執本」能「合於堯之大搞,易之嗛嗛,一謙而益。」即能使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么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墨家,曾在戰國盛極一時,西漢以後轉衰,其長處是能「強本節用,人給家足之道。」(史記《太史公自序》)且鼓以「茅屋采椽,養之老五更,選士大射,宗祀嚴父,順四時而行,以孝視天下。」使能「貴儉、兼愛、上賢、右鬼、非命、上同。」(《漢書‧藝文志》)力主兼愛,使尊卑無別。

  法家,盛於戰國時期,由韓非子集大成。其長處能「正君臣上下之分」主張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史記‧太史公自序》)提倡「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法治精神(《漢書‧藝文志》)最能與現代西方法治觀念契合。

  名家,著重討論名實關係的問題,代表人物都善辯。其長處能「引名責實,參錯交互,明知事情。」(《史記‧太史公自序》)強調「言欲為政,必先正其名。」(《漢書‧藝文志》)創中國邏輯思辯的先風,惜不能開創嚴謹的系統邏輯科學來。

  陰陽家,以陰陽、五行定教令、時節,指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乃天道之大經,鼓吹須順四時之大順,並以此為天下綱紀。主張敬順昊天,歷象明、星晨。要統治者敬授民時。他們嘗試透過了解自然現象,而掌握治理社會的原則。

  縱橫家,由戰國時期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策士」組成,因有合縱、連橫的不同主張而稱為縱橫家。為爭取諸侯王接受其匡時救世的主張,往往能提出因事、因權制宜的策略。

  雜家,並無獨特的一家之言,主張「兼儒墨,合名法」,折衷揉合各學派的思想以治國。其長處能指出「王者之治,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從現代角度看,無疑具多元思想,能容納不同意見。

  農家,代表人物許行,言為君之道,所重者在人之食。主張「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頗符合「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的傳統說法。能洞察社會穩定的基礎在使民足食的社會現實,反映其質樸的民本主義思想。

  至於小說家,以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為不入九流之列。由稗官(小官)記述供王者了解閭巷風俗。其長處如孔子言:「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綜觀上述,不難發現九流十家雖人殊言異,各有所長,但其關注的重點都在如何改善人間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這是春秋思想家人文精神的充分表現,亦是中國先秦思想家的最大特色。

沒有留言: